您好,欢迎您进入陕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消费教育 > 消费提示 > 正文

聚焦“双11”|吉林省消协提醒消费者:切勿脱离平台进行交易

  • |
  • |
发布时间:2022-11-08 00:00:00

近日,各大电商平台“双11”购物节陆续拉开帷幕,不少消费者已经开启了“买买买”模式。11月7日,吉林省消费者协会结合近几年“双11”期间消费者的投诉咨询情况,梳理出以下三点事项,提请广大消费者注意。

私下交易陷阱多,小心收完钱就被“拉黑”。近日,有消费者投诉称,有商家在某短视频平台上通过直播方式售卖商品,以低价吸引消费者购买,又引诱消费者绕开交易平台私下进行付款,消费者付款后商家却失联。

吉林省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脱离平台交易,一旦出现纠纷往往存在取证困难、无法享受平台保障等风险。正规平台交易安全、有保障,消费者切勿贪便宜绕开平台私下交易而吃亏上当。同时,建议各网购平台要落实主体责任,在提示消费者不要私下交易的基础上,创新提示的方式方法,让消费者入脑入心。

超低价名牌商品,小心是“傍品牌” 。根据消费者反映,部分平台商家通过“傍名牌”的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引流,一些平台的购物链接或者直播封面售卖的是知名品牌A产品,点进链接却显示出售某不知名品牌B产品,甚至有的商家通过遮挡商品关键信息让消费者误以为买的是A产品。

吉林省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傍品牌”的销售行为一般都以超低价为引流点,消费者在购物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对于显著低于市场价格的商品,一定要查看商品详情、货比三家,选择在正规渠道购买。

购买生鲜食品,可与商家协商错峰发货。“双11”期间交易量快速增加,可能导致商家不能快速发货,快递派送也会相较平时要慢。在配送高峰期间,消费者可以暂时避开选购对配送要求较高的产品,如果遇上价格优惠而必须购买的情况,也尽量和商家提前协商好错峰配送,最大程度降低影响品质的风险。

此外,发生消费纠纷时,消费者要及时联系商家或者电商平台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

本文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 【复制链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