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居民消费水平和风险意识的提升,公众对保险产品的需求日趋见长,但如何在购买保险时合理维护自身权益?在这里,陕西省消保委保险行业消费教育基地提醒您牢记以下七招:
第一招:学会掌握自身购买需求
“跟风投保图便利,盲目的选择网红款”,这些都不可取。不要随性、随心的购买保险产品,要做到有讲究、有计划的挑选才行,要根据自身已有的保障水平和经济实力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保险产品!一般来说保费总支出一般不超过家庭总收入的10%为合理区间。同时要合理确定保费交费金额和交费方式,防止因中途退保导致不必要损失。
第二招:学会正规途径购买保险
首先要擦亮眼睛,选择正规途径或有保险业务经营许可的合规机构进行购买。留意核实销售保险的机构的是否具有监管部门批准的销售资格,检查核实销售人员是否具有保险执业证书且相关信息是否与其身份信息相符(保险中介监管信息系统核实http://iir.circ.gov.cn/)。
第三招:学会识别“伪保险 ”产品
要特别注意,如今市场一些非保险机构推出的互助活动,它不是保险产品,而是利用保险的外衣进行商业宣传的噱头而已。例如大病互助计划、机动车“安全统筹”等以互助保险名义或保险名义进行宣传,属于误导公众,经营此类业务的机构并非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且部分经营组织的业务模式不可持续,相关承诺履行和资金安全难以有效保障,可能给消费者带来损失,蕴含较大风险。
第四招:学会看懂保险合同关键点
保险合同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合同中的条款相关专业术语,对于非专业人世来说,阅读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切勿“望文生义”“一勾到底”。1.清楚两个责任:保险责任,了解指这份保险保什么?责任免除,了解指保险不保什么?2.清楚两个金额:保费,了解时间交钱、交多少钱、怎么交钱?保额,了解发生保险事故后保险公司赔多少钱?3.清楚四个关键人:保险人,指保险公司。投保人,缴纳保费的人。被保险人,指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受益人,指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领取保险金的人。4.清楚三个时间:犹豫期,一般为10天,银保产品为15天。此阶段退保,保险公司扣除一定工本费后无息退还投保人已缴保费。等待期,一般重疾险90天至180天,医疗险30天,寿险90天,此阶段保险公司不赔付,待观察期结束后,涉及的保险责任才正式生效。宽限期,一般为60天,此阶段因为暂时资金困难无法缴纳保费的,保单不会失效。
第五招:学会了解新型产品风险和特点
新型人身保险主要分为三类,包括分红保险、万能保险、投连保险等。这类保险产品兼具保险保障功能和投资功能。新型人身保险这些产品的红利和收益是不确定的,也是具有一定风险的。消费者不宜将此类人身保险产品与银行存款、银行理财产品、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受益进行片面比较,更不要把保险产品混同于银行存款或基金。保险最重要的功能是防范风险,消费者应在满足基本保障功能的情况下再考虑进行投资型产品消费。如果您的财力有限,则不建议购买投资型保险产品。
第六招:学会履行如实告知义务
需要注意的是,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于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因此消费者在确定投保方案后,应该如实告知销售人员自身健康、自身职业等情况,不能投机取巧,问什么答什么,不隐瞒不欺骗,做到诚信投保,以免影响自身经济和保险保障利益。
第七招:学会合法维护自身权益
若发现销售人员在保险销售过程中存在误导销售等违规行为,或如果遇到保险合同相关事项的矛盾纠纷,应注意保留相应证据,及时通过正常渠道进行合法维权。此外消费者要通过正常渠道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不轻信“代理维权”“代理退保”等虚假承诺,不参与违背合同约定、提供虚假信息、编造事实的不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