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进入陕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消费维权 > 消费警示 > 正文

熊孩子玩手机网游 偷刷妈妈1万余元

  • |
  • |
发布时间:2016-06-01 00:00:00

“六一”前夕,北京市海淀区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家长应多抽时间陪伴孩子,避免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否则容易导致孩子“耳濡目染”或是因为孤独无聊跟着玩。此外,家长在选择手游前,要充分了解游戏的权限和扣费方式,定期查看手机话费使用情况、账户资金变动等信息,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日前,张女士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消协四季青分会投诉,称其自己未成年的孩子私自用大人的手机充值玩游戏,消费高达1万余元,她发现后及时制止,要求手游公司退回充值的费用。

调解过程中,手游公司称不知道持手机玩游戏的是成年人还是孩子,如果手机已经绑定了银行卡,玩游戏的人可以选择是否付费,并有扣费短信告知。经消协人员耐心调解,手游公司与张女士达成了一致,同意退还未消费的3600多元充值款。

对于还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来说,玩网络手游不仅耗费时间,而且花费大量金钱,甚至还容易形成网瘾,进而荒废学习,影响身心发育。

海淀区消协提醒广大家长:一是家长在选择手游前,要参看游戏评级、年龄限制等信息,要充分了解游戏的权限和扣费方式,辨别游戏是否可以给孩子玩;二是避免让孩子知道家长的卡号或密码等重要金融信息,同时定期查看手机话费使用情况、账户资金变动等信息,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三是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多抽时间陪伴孩子,避免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否则容易导致孩子也“耳濡目染”或是因为孤独无聊跟着玩;四是留存证据,以便维权。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 【复制链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