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进入陕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消费资讯 > 正文

中国移动免费赠送流量?馅饼还是陷阱

  • |
  • |
发布时间:2022-09-09 00:00:00

7月底,用户何先生收到中国移动免费赠送的10G流量,这流量名为“5G单模流量”。考虑到上海大部分地区都已覆盖5G信号,何先生并未多想,直接打开视频软件。但没浏览多长时间,就收到“流量超额使用、已被扣费5元”的短信通知。明明获赠免费流量,怎么还被额外扣费?何先生致电客服才知,“5G单模流量”使用场景有限制,仅限在5G网络下使用,不能用于4G/3G/2G的网络流量消耗,一旦何先生在未覆盖5G网络信号的地方使用流量,就会产生额外费用。(9月8日上观新闻)

在网络平台搜索“5G单模流量”,类似吐槽层出不穷,有的甚至更为严重。比如:手机开了5G,且显示的网络也确为5G,使用手机流量时所在地区也在5G信号覆盖范围之内,却额外产生了流量费用。不少人据此质疑:免费赠送流量恐怕是运营商的套路,目的是误导消费者在不知情中支付额外流量费用。这样的质疑并非没有道理。

据中国移动方面解释,5G信号本身存在穿墙能力弱的痛点,用户在使用手机时,如果处于信号较弱区域,5G网络并不能连接上;相比于成熟的5G手机,因配置模式不同,早期5G手机大部分虽可显示5G信号,但实际上根本无法连接5G网络。这个解释,明显是把问题与责任归咎于5G信号、5G手机本身。

然而,问题关键在于,绝大多数用户非专业人士,在接到“免费赠送10G流量”等短信时,怎知“5G单模流量”的使用限制?另一方面,5G信号存在穿墙能力弱的问题,早期5G手机大部分虽可显示5G信号,实际根本无法连接5G网络,这些深奥的技术问题,普通手机用户怎么懂得?

免费赠送流量,“馅饼”不能变“陷阱”。否则,就不是回馈老用户,而是损害老用户;不是增强用户黏性,而是“自绝”于用户。这需要中国移动拿出足够的诚意,在发送免费赠送流量的通知短信中,强化内容的清晰度、表述的准确性,坚决杜绝模棱两可、可能造成误导的说法。若一个短信通知对相关内容表述不清,就要以链接形式,引导用户到运营商官网或APP上了解详情,详情则应以最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于一级页面,尽可能压缩查询步骤,降低操作难度,以便消费者查询和获知相关信息。

同时,对于“5G单模流量”等特殊名称及其使用限制,对于5G网络的局限性及其对手机设备的要求,运营商应该做好科普。比如,明确普及“5G单模流量”等知识,明确限制该流量仅限在5G网络下使用,不能用于4G、3G、2G的网络流量消耗;5G网络信号不稳定、穿墙性弱等也应在短信中注明,给消费者打个“预防针”:若所处区域或所用手机无法连接5G网络,会额外产生流量费用。

经营者有如实披露信息的责任,消费者有免于被误导的权利。运营商做足这些功课,才能让消费者避免被所谓的“免费赠送”所误导。(何勇海)

本文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 【复制链接】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文章